全国服务热线:
中华活血龙: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证
中华活血龙: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证

发布时间: 2022-09-11 14:25:58

  1 范围

  GB/T 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穴位埋线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穴位埋线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17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2024 针灸针

  GB 1581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15981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1688中药批发网中华活血龙

  YY 0043 医用缝合针

  YY 1116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YY/T 91148 腰椎穿刺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1709的本部分。

  3.1 穴位 acupoint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3.2 穴位埋线 thread-embedding applied to a point

  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 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3.3 线 thread

  各种型号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3.4 套管针 trocar

  内有针芯的管形针具。

  3.5 埋线针 thread-embedding needle

  一种针尖底部有一小缺口的专用埋线针具。

  4 操作步骤与要求

  4.1 施术前准备4.1.1 工具选择

  根据病情需要和操作部位选择不同种类和型号的埋线工具和医用线。其中套管针一般可由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配适当粗细的磨平针尖的针灸针改造而成。或用适当型号的腰椎穿刺针代替。也可以选用一次性成品注射埋线针, 或其他合适的替代物。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应符合GB 15811的要求;针灸针应符合GB 2024的要求;腰椎穿刺针应符合YY/T 91148的要求;医用缝合针应符合YY 0043的要求;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应符合YY 1116的要求。

  4.1.2 穴位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选取适当的穴位。

  4.1.3 体位选择

  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

  4.1.4 中华活血龙香港哪有卖环境要求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 避免污染。

  4.1.5 消毒4.1.5. 1 器械消毒

  根据材料选择适当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医疗用品卫生标准以及消毒与灭菌标准, 参见GB 15981。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还应符合GB 15980的有关规定。

  4.1.5. 2 部位消毒

  用0.5%的碘伏在施术部位由中心向外环行消毒。也可采用2%碘酒擦拭, 再用75%乙醇脱碘的方法。

  4.1.5. 3 术者消毒

  医生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流水冲净, 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擦拭, 然后戴无菌手套。

  4.2 施术方法4.2.1 套管针埋线法

  对拟操作的穴位以及穴周皮肤消毒后, 取一段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放入套管针的前端, 后接针芯, 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固定拟进针穴位, 另一只手持针刺入穴位, 达到所需的深度, 施以适当的提插捻转手法, 当出现针感后, 边推针芯, 边退针管, 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植在穴位的肌层或皮下组织内。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 (签) 按压针孔止血。

  4.2.2 埋线针埋线法

  在穴位旁开一定距离处选择进针点, 局部皮肤消毒后施行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方法参见附录A。取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一手持镊将线中央置于麻醉点上, 另一手持埋线针, 缺口向下压线, 以15°~45°角刺入, 将线推入皮内 (或将线套在埋线针尖后的缺口上, 两端用血管钳夹住。一手持针, 另一手持钳, 针尖缺口向下以15°~45°角刺入皮内) 。当针头的缺口进入皮内后, 持续进针直至线头完全埋入穴位的皮下, 再适当进针后, 把针退出, 用无菌干棉球 (签) 按压针孔止血。宜用无菌敷料包扎, 保护创口3 d~5 d。中华活血龙有什么用处

  4.2.3 医用缝合针埋线法

  在拟埋线穴位的两侧1 cm~2 cm处, 皮肤消毒后, 施行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方法参见附录A。一手用持针器夹住穿有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皮肤缝合针, 另一手捏起两局麻点之间的皮肤, 将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 穿过肌层或皮下组织, 从对侧局麻点穿出, 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 放松皮肤, 轻揉局部, 使线头完全进入皮下。用无菌干棉球 (签) 按压针孔止血。宜用无菌敷料包扎保护创口3 d~5 d。

  5 注意事项

  5.1 线在使用前可用适当的药液、生理盐水或75%乙醇浸泡一定时间, 应保证溶液的安全无毒和清洁无菌。5.2 操作过程应保持无菌操作, 埋线后创面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染。5.3 若发生晕针应立即停止治疗, 按照晕针处理。5.5 本法的适应症以及疗程参见附录C。5.6 埋线后应该进行定期随访, 并及时处理术后反应。术后反应的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5.7 孕妇的小腹部和腰骶部, 以及其他一些慎用针灸的穴位慎用埋线疗法。5.8 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劳累后或饥饿时慎用埋线疗法。5.9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埋线疗法。

  6 禁忌

  6.1埋线时应根据不同穴位选择适当的深度和角度, 埋线的部位不应妨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活动。应避免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神经干, 不应埋入关节腔内。

  6.2 不应在皮肤局部有皮肤病、有炎症或溃疡、破损处埋线。

  6.3 由糖尿病及其中华活血龙多少钱一盒 他各种疾病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和修复功能障碍者不应使用埋线疗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穴位埋线常用麻醉方法——局部浸润麻醉

  常用药物:0.25%~0.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50 mg300 mg。

  方法:在拟操作的部位皮内注药形成一皮丘。如需扩大范围, 则再从皮丘边缘进针注药形成第二个皮丘, 最终形成一连串皮丘带。故局麻药只有第一针刺入时才有痛感, 此即为“一针技术”。必要时作分层注射, 即由皮丘按解剖层次向四周及深部扩大浸润范围。每次注药前应回抽注射器, 以免注入血管内。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穴位埋线后线头暴露体外的处理

  B.1如果采用的是套管针埋线, 可将线头抽出重新操作。

  B.2如果采用的是缝合针埋线, 有一端线头暴露, 可用持针器将暴露的线头适度向外牵拉, 用剪刀紧贴皮肤剪断暴露的部分, 再用一手手指按住未暴露一端的线头部位, 另一手提起剪断线头处的皮肤, 可使线头置于皮下。如果两端线头均暴露在外, 可先用持针器将一端暴露的线头适度向外牵拉, 使另一端线头进入皮下后, 再按照上述方法操作, 使两端线头均进入皮下。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穴位埋线的适应症和疗程

  应该根据疾病的特点、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针灸方法。埋线疗法多用于治疗慢性疾病。

  治疗间隔及疗程根据病情以及所选部位对线的吸收程度而定, 间隔时间可为1个星期至1个月;疗程可为1次~5次。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穴位埋线术后反应的处理

  D.1在术后1 d~5 d内, 由于损伤及线的刺激, 埋线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 少数病人反应较重, 伤口处有少量渗出液, 此中华活血龙有没有什么副作用为正常现象, 一般不需要处理。若渗液较多, 可按疖肿化脓处理, 进行局部的排脓、消毒、换药, 直至愈合。

  D.2局部出现血肿一般先予以冷敷止血, 再行热敷消瘀。

  D.3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 表现为埋线后4 h~24 h内体温上升, 一般约在38℃左右, 局部无感染现象, 持续2 d~4 d后体温可恢复正常。如出现高热不退, 应酌情给予消炎、退热药物治疗。

  D.4由于埋线疗法间隔较长, 宜对埋线患者进行不定期随访, 了解患者埋线后的反应, 及时给出处理方案。

  D.5如病人对线过敏, 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较为严重, 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 线体溢出, 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 必要时切开取线。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09.10—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0部分:穴位埋线[J].中国针灸,2009,29(05):405-406.

Copyright © 2013-2021 版权所有 中华活血龙正品专卖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