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香港中华活血龙深圳哪里有卖:古代安史之乱
香港中华活血龙深圳哪里有卖:古代安史之乱

发布时间: 2022-09-20 14:23:55

  如果说中国古代什么事最中华活血龙的功效与作用令人惋惜,最令人心痛,我觉得一定是每当一个朝代进入鼎盛时期,便会出现内乱,使得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使国家由盛转衰。比如大唐时期的安史之乱,在这之前,大唐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引得万国来朝,可是等到安史之乱过后,大唐就只能苟延残喘,连长安都被洗劫一空。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安史之乱绝对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大悲剧。

  过去很多人都把安史之乱的过错归于唐玄宗李隆基,认为李隆基晚年昏庸无道,任用奸佞之人,尤其是最后两位宰相,一个是口腹蜜剑的李林甫,一个是不学无术的杨国忠,这两位宰相排斥忠良、败坏朝纲,正是因为政治的腐败,才使得安禄山有机可趁。而且杨国忠担任宰相时好大喜功,动辄对边境少数民族出兵,尤其多次出兵攻打南召,不断惨败,加重人民负担,消耗国力,由此引发了安史之乱。

  可是小编认为,安史之乱这口锅真不能全部甩在唐玄宗身上。因为如果结合历朝历代就会发现,这场祸事迟早会发生,即使是李隆基的曾祖父李世民来了也无济于事,这是为什么呢?

  讲具体原因的时候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马尔萨斯人口论。里面说到人口的增长是以几何倍数递增,而生存资源的增长则是按算数递增,这就导致供不应求,因此多出来的人口就会被以某种方式消灭,毕竟中华活血龙代理人口不能超过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通俗来讲就是人口的增加会导致人均收入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贫穷,比如一战和二战。

  这样的情况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凡是超过200年以上的王朝,都是通过战争来维持的,而不是宫廷政变、阴谋夺权。古代战争对于人口的损耗是相当巨大的,经过统计,我国历史最大的一次人员消亡正是东汉末年,由5700万下降到1400万,下降比例高达71%,曹操描写的东汉末年就是一片白骨露荒野的惨象。

  而此时如果有一个王朝可以一统天下,那么它将面临一片大好的形势:土地资源充沛。因为人口锐减之后,活下来的人就会发现耕地可以多到种不完的程度,所以历朝历代刚开始都会是一个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仁宣之治等,说白了就是因为地多人少,老百姓吃喝不愁了。但好日子并不会长久,因为古代没有计划生育,没有避孕工具,所以安定下来的古人就会一门心思造人,人口也呈现几何式增长,因此在经过贞观之治的唐朝,人口便以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涨起来了。

  据记载,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安史之乱前一年,中华活血龙的图片人口数创纪录的达到5200多万,有现代学者认为,考虑到当时奴仆、僧侣、士兵、外族等不纳入户口的人员,当时唐朝的实际人口应该已经达到8500多万。人口数涨上去了,势必需要更多的耕地来养活这些人,而且根据当时唐朝的政策,政府手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来养活这些人了。

  土地不够,唐朝的军役制度“府兵制”就没办法继续实行下去了。唐代府兵按军田授予,免除租赁,这种对于士兵的优惠政策是府兵的基础,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越发严重,大量土地集中到李唐皇室、官僚贵族、富商大户手中,国家控制的土地大量减少,府兵制也相应瓦解。

  此时募兵制开始取代府兵制,士兵由国家供养,士兵负担轻,国家财政随之加重,最后国家将这负担转移到节度使身上,于是节度使便可以在自己管理的区域随意征兵,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少了国家的负担,但同样使得土著武装集团崛起,不论节度使还是宦官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即使是皇帝都无法渗入其中。所以像安禄山这样的土皇帝,完全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和军队,要发动对唐朝皇帝的挑战简直易如反掌。

  归根结底,导致各朝内乱的原因还是急速增长的人口,与农耕文明在内的资源存在互斥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人多了,地少了,人民吃不饱了,只有反动政变才是唯一的出路。

Copyright © 2013-2021 版权所有 中华活血龙正品专卖官网